{{ $t('FEZ001') }}資訊組
{{ $t('FEZ002') }}行政|
福營國中的模擬聯合國是由圖書館館長大人—黃方妤老師操刀。容小編先介紹模擬聯合國的概念讓同學們知曉:它是以仿聯合國議事作業的方式,由學生擔任不同國家的代表,討論全球性、國際性的重大公共議題,含括環保、人權、性別、經濟、衛生、醫療等等。在討論過程中,能激發學生從不同的觀點思考議題,並試著尋求共識與解決策略。所以學生在準備及蒐集資料的過程中,就可增加議題分析的能力與國際觀了。
以「歐洲難民問題」為例,方妤老師就設計了一連串的討論主題,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釐清問題背後,牽涉到國族間複雜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與宗教因素。然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權的探討,藉由敘利亞的難民潮,帶學生進一步了解道德與人權、公平正義與國家主義,希望培養出富同理心且理性的國際公民。
為了講解這個嚴肅的議題,方妤老師以較生活化的方式舉例--收留同學暫住家裡—使學生較容易理解。一件事情帶來的影響絕不會只有一種層面或層次,尤其是複雜的公共議題更是如此。
參加模擬聯合國的同學,除了方妤老師提供的素材之外,學生更需要查詢並組織資料,透過小組討論交換觀點,練習發表意見,最後都要紀錄自己的觀點與分析,是相當精實的訓練喔。隨著對議題的了解增加,原先的看法也有可能隨之調整,甚至有新的洞見,發展出自己的立場與價值觀。學生每次課後要記錄自己的觀點,這樣一來就可以清楚看出自己的觀點改變的原因與歷程。
小編深深覺得,人對世界的解讀,除了自己的成長經驗帶來的信仰價值,更取決於接觸到的知識與資訊,所以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,需要多方接觸不同的觀點,自己的思考才會更成熟完整。在帶領模擬聯合國的過程中,方妤老師也發現學生的世界常常非黑即白,她說:「真正的決策中,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和黑與白,只有一大片介於中間模糊地帶的灰」。任何的抉擇都有他必成之善與必要之惡,所以運用情境兩難的題材,透過對話與思辯帶福營的孩子審視自己的道德基準、思考抉擇背後所需承擔的責任。
{{ $t('FEZ003') }}2020-03-31
{{ $t('FEZ014') }}9999-12-31|
{{ $t('FEZ004') }}2021-03-07|
{{ $t('FEZ005') }}40|